5月21日,2018长沙媒体艺术节暨“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在长沙开幕。这是一次长沙敞开怀抱,与世界交流的亲切互动,来自“一带一路”51个沿线国家的73名青年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和驻华代表处官员,法国昂吉安莱班市、美国奥斯汀市、英国约克市、以色列特拉维夫市等四座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的城市代表等参加开幕式。
在开幕式之前,各国代表们首先来到李自健美术馆参观,他们在参观和联谊活动中相互认识,相互交流,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也加深了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虽是初次见面,但“热情”的长沙和热情长沙人民,让各国代表们很快就“熟”了
下午2点多,百余名中外代表抵达李自健美术馆,当得知眼前的美术馆是“全球最大的艺术家个人美术馆”,且几乎展出了李自健老师创作的所有重要作品时,各国代表们纷纷发出惊叹声。
李自健美术馆馆长、著名旅美画家李自健老师对各国来宾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过去30年,李自健老师探寻艺术的足迹遍布六大洲近百个国家,并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72次“人性与爱”的艺术巡展,代表们所在的国家和城市,李老师大多都去过,因此,此次双方虽是初次相见,却倍感亲切,大家簇拥着画家合影,签名留念。
李老师带领大家参观了李自健油画常设展,超强的油画阵容,精湛的写实技巧,丰富的创作领域令异国来宾们视野大开,在看到充满着中国元素、特别是中国乡村题材的油画时,代表们被深深吸引,纷纷驻足欣赏、拍照留念。
来自埃及的Abdelrahman Mohie穿着传统埃及服饰站在油画《龙的传人》前留影。“非常震撼!非常感动!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国,从油画开始了解中国,这也是一种十分特别的方式。”
来自英国的Jorge对艺术颇有研究,他连声夸赞这些画表现了温馨的家庭生活,特别漂亮、有吸引力。他认为,李老师的作品凸显了中国传统的家族观念,并从光影的角度体现人性的善良之美。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不少国际友人纷纷表示,在李自健美术馆,不仅有充满中国元素的油画作品,还有反映其他各国人民的油画作品,甚至在有的作品里还能找到自己家乡的影子,非常亲切。“在这里不仅了解了中国,也看到了世界。这是一座充满了真善,和平与友爱的艺术殿堂。”
“这些画不是都被藏家收藏了吗?为什么都在美术馆,而不是在他们家里?”看到一幅幅油画旁的收藏标签,一位外国友人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话向李老师提出了自己疑惑。在得知画家自己倾囊建馆、藏家无偿借画展出、画家再将美术馆附义务赠与国家的整个过程后,各国代表们无不为画家的爱国情怀、藏家的无私、以及湖南领导人的高瞻远瞩点赞。
“这里的画我都很喜欢,最喜欢的是祖母系列的《韧》,一位老人在穿线,很漂亮,画家在细节上处理得非常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项目官员,也是这次活动负责人之一的Eunice Smith女士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能消除隔阂,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相聚在长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她期盼各国青年在长沙的所见所闻、与大家交流得到的灵感创意能帮助他们更全面地认识这个世界。
出席世界媒体艺术节的各国新闻记者数十人专程来到美术馆参观、采风。在美术馆贵宾厅进行专访
李自健老师表示,过去的30年,自己将作品带到世界各地展出,现在转换了跑道,将作品留在了家乡,希望这座凝结着无数善美期许的艺术殿堂和这批代表“人性与爱”的艺术精灵,继续成为弘扬中华文化,连接各国友谊的纽带,继续为促进世界和平、自由、平等贡献力量。
外国青年代表们簇拥着李自健老师合影留念
参观完李自健油画常设展后,在美术馆独具特色的心灵空间举办了中外青年联谊会,各国代表们席地而坐,在艺术的氛围中以找朋友的游戏方式,相互认识,了解、敞开心扉交流,消除了陌生感,增进了友谊。
一下午的参观活动就要结束了,各国友人们余意未尽,带着欢乐,满怀感动,他们相约在美术馆前合影留念,大声呼喊着“我爱长沙!”久久不愿离去。
背景资料:2017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长沙正式成为中国首座获得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称号的城市,长沙新添一张世界级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