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展预告 | “从列宾美院走来”油画展,9月23日下午同时推出!

首页  > 美术馆资讯

分享

新展预告 | “从列宾美院走来”油画展,9月23日下午同时推出!




image.png




从列宾美院走来 油画展



展期:2023.9.23—10.22

展区:李自健美术馆 C4 展厅

开幕时间:2023.9.23(周六)15:00

策展人:李自健  古棕

主办:李自健美术馆

协办:艺术共享平台


(免费参观)



从列宾美院走来


文 / 古棕


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是世界著名的艺术高校,这里是培养艺术家的摇篮。中俄文化艺术交流从20世纪五十年代就拉开了序幕,直至今日仍有大批中国的莘莘学子,来到列宾美术学院求学深造。其中,孙侃、黄远鹏、尉捷,都是新世纪从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萨卡洛夫工作室走出来的学生(萨卡洛夫工作室现由尤里·戈留塔接替)。可以说他们是第三代留俄艺术家中的佼佼者!三位艺术家在学院里都受到过扎实、系统的美术基础训练,归国后他们致力于体验中国社会的现实生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萃取艺术实践中的精华,探索以油画语言来表现本民族的人、物、景、事,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呈现出导师萨卡洛夫和戈柳塔对其艺术创作的深远影响,三位艺术家的作品继承了列宾美术学院一脉相承的艺术精神。

孙侃的艺术风格独特,勇于实践、创新,其作品在列宾美术学院严谨的造型能力基础之上,又融入了中国当代绘画的语言,尤其是近期的作品,构图和色彩处理强烈夺目,不拘一格。他是一位将当代设计与绘画合理融为一体的成功者。

黄远鹏是一位热衷于写实风格的青年画家,他的基本功扎实,构图严谨,色彩概括洗练,其作品承袭了列宾美术学院的教学传统与真谛。回国后,他的作品注重对社会和生活的深入理解,对客观对象进行深层意味的揭示,体现了艺术家对现实的理解和观察。

尉捷则是一位既有扎实绘画功底,又有女性才情的艺术家,她的作品优美典雅,观看她的作品,我们能够发现其创作的对象和主题都是我们身边日常生活中的景物、人和事,她对自然的观察细致入微,蕴藏着艺术家在创作当下的感受和女性特有的情感和思绪。

本次联展的三位艺术家从列宾美术学院走来,途经崎岖的自我探索之路,将继续在艺术长河中跋涉。本次展览和俄罗斯当代著名艺术家尤里·戈留塔教授的展览共同举办,更加直观的再现了列宾美术学院油画艺术的传承与演变,值得各位艺术同道观摩借鉴。

最后,祝他们在长沙李自健美术馆的展览圆满成功!


image.jpeg



孙 侃


列宾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硕士

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

留俄(苏)美术院校校友会理事



创作心得



在列宾美术学院学习的时候,素描训练讲究严谨的结构、光影和虚实要体现节奏,构图重视黑白(明暗和结构)的合理分布,这和之前在吉林艺术学院所掌握的“点在空间里的造型观念”不太接轨。最初我试着把两种绘画理念拧在同一张画面时,总会出现要不形体结构(尤其边缘线)不符合视觉角度,要不就是客观明暗色调跟主观造型下产生的线条衔接不上的各种问题。反倒色彩训练相对平和,再怎么主观的表达也还是建立在观察归纳的基础上,尽管出现些惯用的色彩体系,但不至于因情绪的因素而肆意挥洒,毕竟那段时间大都以写生和习作为主。在列美的三年学习为我后来的艺术道路奠定了所有的基础和可能性。

画画有时就像长跑一样,每个长跑运动员都会出现困难期,有的人来的早,有的人来的晚,要想调整困难期的到来时间和长短,完全取决于选手的自身素质和科学的训练方法。创作中的瓶颈期类似长跑中的困难期,欲速不达,两者唯一不同的是:一场比赛下来只要度过一次困难期,之后的平台期可以机械的跑到终点,而艺术创作会接踵不断地迎来瓶颈期,每当这时,我的经验会告诉我的大脑,去支配你的手,随心所欲的画点儿什么,当一张张小画毫无仪式感的摆在眼前的时候,我才发现手和心的距离如此接近。在挑选哪些手稿对面面有用时,我会效仿孩子拎着水桶往一堆颜色灰灰、形态各异的鹅卵石上浇水一般,从五颜六色的石头中甄别出自己喜欢的“宝石”,一边摆弄着这些爱不释手的宝石,一边终于知道我要画什么了。



image.png

《礼拜》 38.5×26cm  2000




image.png

《俄罗斯妇女》 160×180cm  2000




image.png

《爷爷的小屋》 80×60cm  1999


image.png

《有柠檬的静物》 50×70cm  1999



image.png

《游戏》 60×80cm   2000



image.png

《有木偶的静物》 90×100cm  2001




image.png

黄远鹏


列宾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硕士

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艺术学博士

俄罗斯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青年艺术家



创作心得



林乃树林的古名,林中有路,这些路经常消失在杳无人迹处(海德格尔)。每条林中小路各自延伸,却在同一林中。画家在艺术探索和创作实践中,慢慢识得艺术之林中的这些路,并开辟着属于自己的路,有时会迷失方向,陷入低谷。但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学会面对挫折、跨越障碍,感受孤独与美丽的交融,承受纠结与快乐的较量。正如林中的路,总会在荆棘中蜿蜒向前,这里充满了生机与希望,每走一步都有不同的发现和惊喜,每个脚印都是对自然的赞美,对生命的歌颂。

心底的渴望驱使我穿越这绿意盎然的丛林,这是一场初心者的探险,一次心灵的回归和对自由诗意的追寻,向着未知的世界,我充满敬意和期待。

其实林中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正走在“林中路上”。




image.png

《老国王》 80×75cm  2006



image.png

《婷婷》 60×45cm  2011




image.png

《带披肩的妇人》 55×50cm  2006



image.png

《安娜》 140×90cm  2009



image.png

《节日》 200×380cm  2011



image.png

《远眺图拉河》 60×70cm  2017



image.png

《涅瓦河畔》 35×50cm  2015



image.png

《花卉与水果》 120×115cm  2017




image.png

尉 捷


列宾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硕士

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艺术学博士

欧美同学会会员

留俄(苏)美术院校校友会理事



image.png

《异想世界》 140×110cm  2011



image.png

《黄色双人体》 160×150cm  2011



创作心得



我在油画创作中常常潜藏着理想、回忆与情感。尤其是这些画中的人物或静物与我的体验经紧密相关的时候,画布上的笔触与色彩也就化为某种承载着梦境的温度与重量。

肖像画和静物画,是我这段时间以来创作方向,也是这样一种状态的表达。是主观心绪的呈现,也是对客观人物和静物的映照。在自然的、松弛的笔触下,画面的呼吸感和透气感被展现出来,使画面呈现出“油画味”与书写性,同时营造出某种临场感。

比如在疫情期间关在家里画的,当时情绪很低落,新手妈妈的焦头烂额,生活变得杂乱无章,家人为了鼓励我想方设法的帮我调节情绪,知道我喜欢画花,就买了好多花让我画,趁孩子睡着了躲在角落里画的一幅写生。急急忙忙,把花随手那么一插,黑色衬布一搭仿佛所有的花都有了生命力,每一个枝子都有了情绪。心情也就随之安静下来。对于油画语言的理解与情绪表现,常常赋予我以现实与梦境交错呈现的幻境。




image.png

《光的启示》 190×120cm  2021



image.png

《期盼》 120×55cm  2021


我的肖像画以表现女性生活的自我观照作为母题,将其所经历的女性各阶段人生体验呈现于画面上。这种“自传体”的绘画表达,和对于人物形象“凝神”瞬间的展现。呈现了女性视角的敏感、温润,与反身观照、自我审视的冥想状态。在那一刻,艺术表达也即超越了性别与年龄,而指向对于人生与人性,生活与自然。

最后,我想引一段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的话“我只是一名日复一日,从早到晚画画的画家,画人物,偶尔画风景,我没有谈话和书写的方面的才能,特别是要对自己或者自己的作品必须说些什么的时候更是如此,作为画家值得注目的只有这一点,想了解我的人则只能通过观看我的作品从中来理解我是什么样的人,以及我想做什么”。我很喜欢这段话,我也特别希望我的所有情绪能够通过画面跟观众交流,也希望读懂我画的人能够有所感触。



image.png

《他们都说很马蒂斯》 90×70cm  2022



image.png

《镶着天使的铜镜》 80×80cm  2020



image.png

《油画牡丹·二》 50×60cm  2022